深刻理解课程思政意义,做优课程思政教育教学
---对课程思政的几点理解和体会
督导员 于忠涛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由上海市率先发起的,后来从地方的实践探索转化为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特别是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从而在各高校掀起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高潮。最近,我校又根据辽宁省相关文件的要求,印发了《沈阳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方案》的通知,强调要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因此,教书育人及课程思政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评课评教,进行教学督导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同时,在我们进行教学督导听课的过程中,总有一些教师与我们一起探讨什么是课程思政,为什么专业教师还要进行课程思政以及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根据自己的一些初步学习和理解,谈几点对课程思政的粗浅体会和心得,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是什么: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但主要是相对于思政课程而言的。
思政课程主要是指为了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我国各高校专门开设的具有鲜明思想政治属性的一系列课程,目前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及【形势与政策】等五大门,主要由思政课教师来讲授。
对应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就是其他课程教师以其他课程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从而将以往只由思政教师通过思政课进行的“小思政”,转变为由所有教师通过所有课程进行的全员、全课、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
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思政并不神秘,它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所有教师及所有课程都不仅要教书,也要育人,就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因此,要全面理解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关系,必须把握两个基本点:
一是二者在本质、目标和任务上是一致的,都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所以,其他课程不能也不应当消解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作用,更不能与思政课程背道而驰,这会背离课程思政的初衷。相反,其他课程及其他课程的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严守政治纪律、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画好“同心圆”、打好“组合拳”,相互配合,同频共振,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构建全员、全课、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大思政。
二是二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各有不同:思政课程的特点是直接的、显性的,有时甚至需要“灌输”;而课程思政的特点是间接的、隐性的,所产生的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效应。课程思政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实施课程思政不能为思政而思政,不能偏离其他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不能影响其他课程的正常教学进程。其他课程的教师要立足于自己课程的特点,精心设计并合理安排课程思政的内容、时机、频次、方法和技巧,尽力做到其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的切换自然流畅,有机融合,而不要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拼凑点缀,粘贴标签,以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的隐性育人作用。
二、为什么:课程思政的意义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有:
1.这是解决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孤岛”困境及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两张皮”现象,全面实施党的教育方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而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教师及所有课程都承担起育人责任,都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有些教师一度认为只有思政课程才具有思政教育功能,只有思政教师才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而其他课程与思政教育“井水不犯河水”,其他课程教师不应当也没必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从而在高校中出现了思政教育的“孤岛”困境以及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两张皮”现象,导致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产生了缺位和断档,出现了短板和漏洞。
例如,一是在课程门数上,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所有课程不下百门,而思政课主要只有五门;二是在教师数量上,一般高校专任教师都达千人以上,而思政课教师就几十人;三是大学生在校时间4年,但五门主要的思政课一般在1、2年级就已完成。换个角度说,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高校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大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
所以,要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空间上全覆盖、时间上全跟踪,不缺位、不断档,也为了补短板,填漏洞,只靠思政教师和思政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而需要由其他课程的教师及其他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所以,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及每位教师的育人作用,才能真正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就是要挖掘好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两大课程资源,发挥好思政课教师和其他课程教师两大教师优势,利用好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基本方式,占领好思政课堂和其他课堂两大阵地,实现好教书和育人及育才与育人两大教育教学目标,从而形成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有机结合的大思政。
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是良好师德师风的内在要求和重要表现
韩愈的《师说》早就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的含义之一就是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也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作为人民教师就更应当将“传道”及育人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和根本任务,完成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所以,早在2004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16号文)中就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还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3.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必须加强本科课程建设。同时还指出,在本科课程建设上,必须“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让课程优起来”。很明显,只体现教书而不体现育人的课程,绝不是“一流本科课程”、不是“金课”。而课程思政不仅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对其他课程本身来说也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课堂活力,使其他课程变得更加风趣和生动。所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也是其他课程打造“金课”,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另外,课程思政还会倒逼其他课程教师了解社会、博揽群书、长于分析,善于引导,从而更能彰显出教师的水平和魅力。
正因为课程思政如此重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双高计划’评价、高校或院系教学绩效考核等的重要内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
三、怎么做: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
要全面推进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和举措,其中最主要有:
1.学校抓课程思政顶层设计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的统一领导、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多措并举。
例如,召开课程思政推进会、研讨会及经验交流会;举办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并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组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选树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并借此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以及进行现场教学观摩,以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其他课程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定期沟通交流机制,并充分发挥教研室、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集体备课制度;提供基础保障和条件支撑,如对课程思政进行专门的科研立项、并给予经费支持;鼓励其他课程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并为其创设宽松环境,允许出错,鼓励创新等等。特别是,要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
此外,学校还应当研究制订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标准、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将教师课程思政的态度、内容、方法、水平及效果等纳入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及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这不仅使检验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有据可查,也使教师们如何做好课程思政有章可循,提供导向。
2.教师强化课程思政育人意识
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是课程教学的实施者,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所以,要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每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特别是我们的每位教师都要提高认识,对课程思政形成广泛共识,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课程思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所以,教师们要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六个要”,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人文素养。特别是要做到遵守政治纪律,师德师风高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表率和楷模。这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隐性的课程思政教育,甚至身教胜于言教。
3.课程建设中突显课程思政
顾名思义,课程思政是以其他各门课程为基本载体的,是通过其他各门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所以,如果其他各门课程本身建设得不好,讲得不好,传授不好知识,培养不好能力,何谈价值塑造?所以,强化课程建设,讲好其他各门课程本身是进行有效课程思政的基础和前提。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提高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保证其他各门课程的含金量和吸引力,才能在此基础上发挥好价值引领及育人作用。
因此,我们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各门课程的特色,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将思政内容贯穿于各门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设计等各个方面及课堂教学建设的全过程,从而既提高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又保证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实现双赢。
4.抓课程思政元素和思政资源
在我们的教学督导听课过程中,有的教师反映或者不知道何为思政元素,或者不知道如何挖掘思政元素,甚至怀疑自己所授课程中含有思政元素。事实上,各门课程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每门课程都有“矿”,每名教师都有“料”。《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就为我们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此外,课程思政还要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坚定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等。所有这些要求和内容都是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和思政资源,都可以在各门课程教学中加以融合应用。
此外,《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还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类课程3种课程类型,分别明确了每类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并分别提出文史哲类、经管法类、教育学类、理工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7大类专业课程的具体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例如,《纲要》指出,农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
课程思政需要每位教师都要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积极挖掘自己课程中所蕴含的这些思政元素,找准切入点,并将其融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并且,为了给各门课程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丰富的素材,也为了给学生自我学习教育提供资源,以及促进课程思政资源在各学院、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科及专业间共享共用,我们还可以组织教师系统挖掘、搜集和整理出各专业及各门课程中所蕴藏的能突出专业特色,体现课程特点的思政元素,进行提炼加工,按照资源类型、教育功能、教学应用、专业课程类别等项目分别进行分类,构建《某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或【某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