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多维互动,思政元素融入教学
--分享外语教学部马黎老师《大学外语Ⅱ》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督导员 于忠涛
为了了解外语教学,特别是外语线上教学的做法和特点,近日,我与外语教学部马黎老师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流。马老师讲授的《大学外语Ⅱ》为我校大学一年级学生第二学期的必修课,共64学时。本学期的授课对象为2019级金融和国贸及2019级食品和包装专业,共141名本科生,每周各4学时(周二、三第1-4节)。本课程从2020年2月25日开始线上教学,目前已完成网上授课24次,共48学时,授课进程严格按规定时间进行。马老师的线上教学独具特色,取得了较好的线上教学效果。特别是马老师非常强调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同时,在外语教学中融入了思政元素,将外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积极实施课程思政,使线上“课堂”中充满了浓浓的正能量,这值得教师们学习和借鉴。现将马老师《大学外语Ⅱ》线上教学模式与体会分享给大家。
一、教学模式的颠覆:在线教学由辅助变主导,由幕后变台前
在2019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旨在引导高校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大学外语课程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其课程建设和教学成果在此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新农科的建设过程中,其作用自然不可或缺,我们培养的农科大学生应当成为“会外语”,“有专业”,“善思辨”,“能创新”的卓越人才。
马老师认为要顺利地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速新农科建设,培养出更好的外语人才,就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而这次的疫情防控则成了教学模式创新的契机和催化剂。2020年大规模的在线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课堂“师在上,学在下,排排坐”的线下教育模式,促进了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形成了现代互联网+教育的新教学模式。因此,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并建设线上教学优质课程,尝试推行智慧型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形式与翻转课堂授课模式的有机结合,是大学外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多点互动的教学:学习方式多元化,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教学中,马老师启用了智慧树网络在线授课平台及“知到APP”,并依托于前期教学中已经采用的新视野教学平台、优学院教学平台、ITEST4.0测试平台和我校易尔思教学平台的辅助,在自己的线上教学过程中推进多平台联动,积极开展远程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教学,并利用自建的线上课程,优化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和好评。
首先,为保证线上教学效果,马老师主动参与了各教学平台的前期网络培训与研讨,获得了翻转课堂设计与教学运行的第一手资料。从准备课程资源、创建翻转课程、安排直播见面课,到课程安排、课程作业和考试规划、组织线下学习和讨论、追踪学情数据以及进行成绩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展开了《大学外语Ⅱ》课程的远程SPOC教学计划。
其次,马老师选用了混合式PBL任务教学,通过一系列的线上线下任务点设定,逐步使学生对语言知识点产生了从感知到认知再到记忆和应用的全过程。《大学外语Ⅱ》课程主要划分为读写和视听说两大板块,马老师一方面以单词、句型和课文分析来设置任务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另一方面,利用优学院APP下设的听力训练测试任务点,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课程在总体上实践“智慧课堂三段式教学流程”,分步骤解决“引导自学”、“启发教授”和“拓展反馈”的教学三维度。通过平台自学部分教学视频,围绕单元中心点探索、挖掘和吸收所需知识,带动线上直播见面课程的重难点分析,并通过讨论和辩论的方式弄清疑点,掌握重点,巩固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兴趣,生成信心并主动投入外语学习。其具体做法为:一是课前鼓励学生通过线上音频、视频自学Pre-reading部分的单元文化背景、生词讲解和单元问答, 督促学生利用新视野大学英语平台和优学院平台进行配套练习,完成单元前测,自主预热单元主题导入内容。二是直播见面课从教学目标、内容导入、重点难点、课文分析、能力提升和文化认同六个方面安排课程。鼓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双向通道使教学活跃生动,并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一方面,教师进行课题导入布置协作项目任务点,分析单元课程的重点难点,交互共享主题研讨,创设真实多维的交际情境并实时监控。另一方面,学生在翻转课堂中转换课堂角色,剖析并延展自己的所学所悟,自评、互评以完善学习成果,并通过小组答辩或演绎展示成果。总之,通过授课教师从课前学习资源发布、课程直播见面课、课程话题问答互动、学习笔记和视频、音频录音作业的布置,到小组主题报告和展示等方式,全方位地提升了学生们的英语综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如地运用英语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
再次,在线上直播互动中,马老师主要采用了三种形式:一是监督性互动,如“签到”,再如设置“是否类问题或选择性问题”,要求学生短时间内全员答题,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准时进入“课堂”或身处直播见面课中进行学习;二是文字互动,在“头脑风暴或讨论问答区”中,引导学生对某一现象进行主观评论,线上点评的覆盖面基本可以达到全部学生的30%以上。三是连麦互动。为避免学生溜号,允许学生进行抢答或随机点名答题。这种方式一般都与讨论区文字互动相配合,单位授课时间内覆盖面约4-5名学生。
马老师的《大学外语Ⅱ》线上教学由“课前、课中、课后”的三段式构成了完整的教学闭环,通过学情分析、预习测评、教学设计、情景创设、任务学习、实时检测、总结提升、课后作业、微课辅导、反思评价等十个教学步骤,构成了教与学相统一的完整智慧教学过程和体系,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外语知识、培养了外语能力,还让他们体会到了外语学习的乐趣,更让教师亲身体会到了“AI智能”+“教师智慧”所产生出来的智慧课堂必将是未来外语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三、大数据驱动的“督学”:强化管理,改进教学
《大学外语Ⅱ》课程基于专业教学平台,可以通过学情反馈进行督学,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例如,对教学班管理的数据统计包括:签到点名数据、直播互动数据、录播课回放数据、课程任务点达成数据、网络互动数据及督学反馈数据等。还可以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衡量学生学习外语的投入度。大数据既可以统筹班级总体表现,还可以具体到学生个体和学习个案,甚至还可以以“学情”反馈改进“教情”。例如,每节直播见面课都会生成课程报告,教师可以借此总结教学成效;可以巧用“师生、生生评语反馈”,帮助教师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法;还可以启用“阶段性问卷调查”,获取学生对线上课程学习的诉求和心声等。
四、人文关怀与课程思政:教书育人,凝聚力量
线上翻转直播课堂会给学生造成课堂现场感和真实性的缺失,还存在“妨碍面授课程零延迟对话”,“降低讨论和交流体验价值”等问题。因此,马老师认为在进行线上教学时更需要提升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解决网络虚拟空间内社交互动环境下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其他各种问题,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融洽师生关系,提升线上教学的“温度”和效度。例如,教师要保证提前进入直播课堂,发放课堂签到手势,并播放英文歌曲或视频引导学生放松心态,全力投入课堂;开启直播见面课时要尽可能地积极分享和点评学生的发言内容,并通过正向鼓励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讨论的活跃度;此外,在线上定期与学生利用“知到APP”和QQ学习群连线,收集学生的共性反馈,探究个性质疑,反思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授课内容,快速融入课堂,跟上老师的思路及讲课进度。
在教学中,马老师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将外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注重课程思政育人。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时政教育,特别是通过对疫情期间凸显的我国制度优势及“好人好事”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凝聚力。马老师还特别强调,外语人更应该抢先审视我们的文化观,重视科学素养教育在高校教学及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位置,既教书又育人。
马老师认为,早在疫情出现之前的常态教学中,线下教学就在加速向线上教学迁移,而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使线上教学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未来教育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面对这一趋势,作为教师要主动认清形势,直面挑战,积极参与,借助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程内容,提升教学品质,努力打造让学生满意、让学生获益的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