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农业大学王兴亚教授团队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Entolology上发表题为“Dispersal patterns and potential distribution prediction of three rice planthopper species in China based on the ensemble model”的研究成果。沈阳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硕士研究生修先志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生赵越超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王兴亚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于明丽、高瑛、杨广易、王金阳及史雪苹参与该项工作。
褐飞虱、白背飞虱及灰飞虱是我国重要水稻害虫,已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阐明三种稻飞虱在我国不同时期迁飞扩散趋势以及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子,对稻飞虱监测预警及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基于历史气候数据及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SSP126、SSP245、SSP585)未来气候数据,结合19个生物气候变量及物种分布数据,利用Biomod2组合模型,对三种稻飞虱迁飞扩散格局及潜在分布区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3~2022年,三种稻飞虱适生区域逐渐扩大。到2022年,白背飞虱、灰飞虱及褐飞虱适生区面积分别为478.35 × 104 km2,376.02 × 104 km2及264.97 × 104 km2。其中,白背飞虱最适适生区面积增长最大,增加了136.07 × 104 km2。在过去30年,白背飞虱分布为害区域已从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迁飞扩散到了东北和西北水稻主产区。与之相比较,灰飞虱和褐飞虱适生区范围没有出现明显增加现象。与2022年相比,2041-2060年间的三种稻飞虱总适生区面积略有增加。此外,研究发现,最湿月份降雨量及最冷月份最低温是影响三种稻飞虱的分布的主要因子。鉴于此,本研究为阐明稻飞虱在我国扩散趋势提供了重要依据,进而为稻飞虱有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得到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2023-MS-2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195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400200)的资助。
图1:基于集合模型解析中国三种稻飞虱的迁飞及扩散格局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jen.13317